荔枝橙味CF糕守
本文汇总了CF如何上分的两篇博客 来源于2426rating 1000-1400到达青名(1400)需要做到三点。 能够快速写出模拟题(5到10分钟内) 能够快速写出暴力(5到10分钟内) 能够在脑子里或草稿纸上把问题分情况讨论(例如,N=2、N=3、N>=4) 举个例子,在Codeforces Round #556中,如果你可以做到以上三点,就可以很惊喜地在Div2中达到200名,这是一个很夸张的例子。但在Codeforces Round #554 (Div. 2)中,你只能达到3400名,rating1250及以下的参赛者可以上分。 平均来说,如果你可以做到以上三点,rating就可以达到1400。 [[如何训练]] 首先,建议打ABC;尽管CF上有很多好题,但如果你想更容易地练习编程,最好去刷AtCoder。 特别地,推荐做ABC中的B题和C题。做B题可以学到如何更快地写模拟和暴力,做C题可以学到如何想题、如何用草稿纸更快地想出解决方案。如果你切了所有的B题和C题,就会学到很多,变得更强。 可以借助AtCoder...
hal库c6t6 Freerots
写篇博客,不为别的,就怕以后忘了咋整了 Freerots这玩意忒好用了 如何开FreerotsSYS这边选个时钟 然后如图一路选下来,别忘了添加任务 其他的常规配置,然后生成代码就可以了 打开freertos.c文件,正常加入点灯代码就可以了 以上内容的参考: https://www.cnblogs.com/Meiyangyang945/p/15106513.html 报错1 买不起好芯片,内存不够 改一下代码里的内容 将#define configTOTAL_HEAP_SIZE ((size_t)10240) 修改为#define configTOTAL_HEAP_SIZE ...
会议/竞赛游记合集
本篇文章用于汇总参加的会议/组会的总结链接 部分内容已加锁 组会2024.10.30组会 2024.9.18组会 2024.9.11组会 2024.9.4组会 其他会议/竞赛2024.9.20南洋理工密码学报告 观后总结 机器人联盟赛/对抗赛游记回忆记录(2024) 厦大一日游(机器人大赛)(2023)
2024.10.30组会
...
网鼎杯2024crypto题解(青龙组)
目前只更新了青龙组的题目 CRYPTO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from Crypto.Util.number import *from secret import flagp = getPrime(512)q = getPrime(512)n = p * qd = getPrime(299)e = inverse(d,(p-1)*(q-1))m = bytes_to_long(flag)c = pow(m,e,n)hint1 = p >> (512-70)hint2 = q >> (512-70)print(f"n = {n}")print(f"e = {e}")print(f"c = {c}")print(f"hint1 = {hint1}")print(f"hint2 = {hint2}")n =...
学习主定理
之前很早就听机房的学长说主定理了,是用于算法竞赛中分析时间复杂度的,但是一直没有学习过 今天做DS,又遇到了,题目如下 一道考研题目 解析:时间复杂度为 $O(nlogn)$ 设 $n=2^k(k\geq0)$,有 $T(2^k)=2T(2^{k-1})+2^k=2^2T(2^{k-2})+2*2^k$ 由此得到递推公式 $T(2^k)=2^iT(2^{k-i})+i*2^k$ 故 $T(2^k)=2^kT(2^0)+k*2^k=(k+1)2^k$ 带回 $n$ 得到 $T(n)=(logn+1)2^{logn}$ 即时间复杂度为 $O(nlogn)$ 这也就是归并排序(MergeSort)的时间复杂度 更普适的假设有递推关系式 $T(n)=aT(\frac{n}{b})+f(n)$,其中$a\ge1,b>1$ 其中,$n$ 为问题规模,$a$ 为递归的子问题数量,$\frac{n}{b}$ 为每个子问题的规模(假设每个子问题的规模基本一样),$f(n)$...
2024.10.20NISA百团题目题解
三道挺有意思的小题目,记录一下 第一题题目描述:说反话 题解: 翻转字符串即可(大雾),时间复杂度是严格线性(大大雾) 第二题题目描述:挑战者选择16/17/18张卡片和先/后手,每方每次可以掀开1/2/3张卡片;挑战者的目标是让敌手掀开最后一张卡牌 题解: 如果敌手掀开最后一张牌(即达成挑战目标),则必然最终只剩一张牌(如果剩余的牌数多于1张,则敌手可以掀开一张,这时挑战者并不会达到目标) 为了使敌手掀开最后一张牌,则只需保留一张牌,即保证挑战者掀开牌之后,剩余的牌数为4k+1即可,其中k为非负整数 在以上情况下,每一轮(指双方操作)后掀开四张卡牌即可保证挑战者一定获胜 看不懂?直接运行以下代码体验一下吧 直接使用devcpp运行以下代码即可,记得拓展名是cpp哦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#include<iostream>using namespace...
浅学习一下零知识证明
之前一直听说零知识证明,但是一直没有学习过相关内容 今天在阅读陈教授的《Identity-based chameleon hashing and signatures without key exposure》一文中遇到了,故学习记录一下 知识证明和零知识证明知识证明是Proofs of Knowledge,零知识证明是Zero-Knowlegde Proof 二者之间有很多相似点,也有区别,具体如下 信息泄露的程度 知识证明中,通常证明着不会直接泄露密码,但是可能会提供一些有用的中间信息(例如密文的哈希值) 零知识证明中,验证者在验证的过程中,不能获得任何相关的信息,除了“证明者知道这个秘密” 应用场景 知识证明更侧重确认某人知道某个密码 零知识证明不仅确认某人知道某个密码,还确保验证过程中完全不会泄露任何相关信息 知识证明定义:证明者向验证者展示他们知道某个秘密值,但不一定完全隐藏这个秘密;关键在于,验证者能够确信证明者确实知道这个秘密值 离散对数知识证明Proof of Knowledge of a Discrete Logarithm 证明者拥有一个秘密值...
《安全规约导论》阅读笔记
此博客为常驻,用于汇总笔者阅读《安全规约导论》一书的学习笔记 这本书里的好东西很多,价值很高,值得充分学习 持续更新中 安全规约前置知识 安全规约基础 荔枝成为BLS短签名糕守